奉地科老師的徵召,我必須將我的編譯器翻出來,伸展一下手指,準備要寫些東西了。上次試著寫個某些東西已經大概是10個月前的事了,我是怎麼當上資訊社社長的呀?(驚@@XD!)。
打算在linux上寫,但是我承認我已經忘記上次用的編譯器是gcc還是g++,makefile也已經忘記要怎麼排了。
水到渠成= =
但更重要的是我必須先搞懂我要寫什麼東西XD。
這支程式的功能我想大致如下:
要預測星星,設定好觀測者的座標,然後設定想要看到什麼東西,例如何時能看到在見方1秒角的區域內看得到金星和木星,或是下次日全食是什麼時候...這些很機車的參數。重點是我必須預測的和實際觀測結果一樣,而且說不定某種天文現象太稀有了,等個十萬年才會有一次,那我程式就要跑的跟十萬年後他阿公的天空一樣(剛剛打到這一句才發現有多嚴重= =)。
而我只是某個16歲死高中生而已耶!!(打滾)
天降大任於斯人也,其實也不是甚麼大任,反正就認命點XD。
讓我在列一次我必須考慮的因素,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天體的運行,而且一差就是他阿公的多:
- 那些星球的公轉周期、自轉周期、軌道半徑、軌道傾角,我想最最最基本的至少要有這五個。
- 根據刻卜勒第一定律:星球運轉軌道一定是橢圓形的!!我數學課的橢圓都這星期才剛開始教耶,哈里路亞,認命點= =。遠日點距離、近日點距離、軌道半長軸、軌道半短軸、軌道周長、軌道離心率、軌道傾角....依我淺薄的橢圓知識目前想得到就只有這些。
- 引力引力引力引力,那些天體都會互相吸來吸去,這部份我是打死不想去碰的,例如引力攝動(這是甚麼@@!!!)就會讓上述的軌道離心率一直變動...我還想活,別叫我去算這種東西,我想破頭都想不出來。

目前最讓我興奮的是發現維基百科已經幫我準備好一些資料了,看過之後把上述那些總結起來我需要擔心的軌道參數大概只有這些:
和五個週期參數:
- 恆星週期
- 會合週期
- 交點週期
- 進點週期
- 回歸週期
這篇的geek味似乎有點重XDD
2 則留言:
地科阿@@ 好像從來沒有懂過XD
加油吧~~
我還在考慮要用哪種座標系
但還是都逃脫不了可怕的三角函數的XDD
全部的數據都要精確到小數不知道第幾位阿: (
張貼留言